文章新闻 深圳企业名录 便民信息 文章库
搜索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个 发布一条
绿色消费是各类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全过程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按照《福建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完善有利于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推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简...
日前,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十四五”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详情如下:市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各区县(自治县)发展改革委,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万盛经开区发展改革局:现将《重庆市“十四五”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住房和城乡...
中国薄利城获悉,贵州省发改委发布发布《贵州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奢侈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到2025年,全省年汽车拆解能力达到30万辆以上,年家电拆解能力达到400万台以上。积极指导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贵阳市、毕节市要发挥“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示范效应,到2025年,建成基本完善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全文如下: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市(州...
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印发《淮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目标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现实模样充分展现,美丽淮安建设目标基本实现。淮安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22〕8号),加快建立健全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
中国薄利城获悉,ERR能研微讯发布《中国零碳图景下的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机遇》,从零碳图景中,再生资源利用的贡献、再生资源利用市场潜力以及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研究起草相关文件。其中,发展循环经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措施,在相关的文件中都有充分体现。”在日前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举办的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赵鹏高介绍说,“十四五”时期,将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抓住产业园区“主战场”,深入推进循环化改造,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循环使用;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进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相融合,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高水平集聚发展;推动农林废弃物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鼓励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0年循环经济助力减少二氧化碳排...
2022年8月10日,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与宜昌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拟在再生资源、新能源、无废城市、智能装备制造、塑料高值利用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充分把握无废城市和废旧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宜昌市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建设。双方优势宜昌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是全国百强城市、三峡水电名城和发改委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全市正着力推进“世界旅游名城、清洁能源之都、长江咽喉枢纽、精细磷化中心、三峡生态屏障、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打造“区域性科创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消费...
2022年2月15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发改委下达2022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全省共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491项,总投资170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165亿元。南昌市56个项目上榜,总投资2730.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0.38亿元,项目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均在全省排名第一,其中今年年度计划投资比去年增长144.78亿元,增长34%。56个项目中,建成投产项目5项,续建项目30项,计划新开工项目20项,预备项目1项。具体项目名单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5项)(一)基础设施项目(1项)1.南昌临空经济区杨家湖及周边生态修复工程(经开区)(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3项)2.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红谷滩区)3.济民可信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园(南...
中国薄利城获悉,8月10日晚间,中国天楹公告,为加强政企战略合作,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与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告称,公司拟在宜昌市分期投资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能源、“无废城市”、智能装备制造、塑料高值利用等项目。公司表示,合作符合公司“环保+新能源”双引擎驱动战略的发展方向,并将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对公司环保与新能源业务的发展以及公司经营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根据公告显示,中国天楹近期拟在宜昌市建设项目包括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新能源项目及“无废城市”项目。其中,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项目将通过与宜昌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带动作用,推动地方加强节能减碳能力建设,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节能减碳方向)2022年第二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4亿元,支持各地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减碳改造、低碳零碳负碳、节能低碳技术创新示范、资源再生减碳等项目建设。本批投资计划坚持“一钱多用”,在充分兼顾地区间平衡基础上,积极服务和支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建设,重点向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强投资计划执行情况调度和监督管理,指导和督促有关地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环保行业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环保行业将受益于全国碳中和工作的加速推进,其中固废产业链将最受益。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需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力争实现碳中和。1)2015年,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巴黎协定》,就应对气候变化目标达成共识,将控制全球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都需要加大控制和减排温室气体力度,到2050年全球要实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2)碳中和就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
1

在这茫茫的网络里,网络让我们相遇
历经13年行业经验,加上网络的推送
足以证明我们的坚持,努力、实力和可信
或许我们是初次相遇,但绝不能擦肩而过
让彼此加上微信,以备后续之需
更希望我们携手,彼此走的更远
关 闭